![]() | 轉導農會 竹東地區農會 農事年資 21年 栽培地點 新竹縣竹東鎮三重里 經歷介紹 專業農民 得獎事蹟 參加99及100年度竹東鎮稻米品質競賽活動榮獲冠軍 參賽感言 有捨必有得及用心、專心、恆心於水稻栽培,稻子就會回饋水水的米及謝謝大家承讓。 水稻品種 桃園3號 栽培面積 0.6公頃 好米特色 無毒、無污染、米質軟、超級好吃 |
由竹東地區農會輔導之育苗中心育成『桃園3號』優良品種,參加農會定期辦理水稻講習會,遵循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專家指導栽培法並於種植期間邀請水稻專家下鄉專業指導種植,收穫、烘焙、儲存等技術。
作業期間
自100年3月8日起至7月26日止
莊正燈(新竹縣竹東鎮)─愛上農業,農事當遊戲
兩度獲得鄉鎮稻米品質競賽冠軍,
再以黑馬之姿入選「全國十大經典好米」,
興趣之外,莊正燈對田間管理所下工夫才是關鍵所在。
他說,面對大自然的變數,田間管理的經驗值相對重要,
農人必須隨時調整改進,才能精進栽培技術。
21年的農事資歷,在農村裡算是資淺,但話說回來,莊正燈今年也不過47歲。身為農家第四代子弟,莊正燈從小就跟著父母種田;退伍後,開過紡織工廠、也曾從事服飾貿易,自己當老闆,工廠就設在農地旁,一得空就往田裡鑽。10年前,放下不上不下的紡織生意,「轉行」做專業農民。
適得其所 把農業當最愛
「做商人,賺得多,花得也多;當農民,沒什麼地方好花錢的。」事實上,從兼職農民轉為專業農人,對莊正燈來說,是適得其所,因為農業是他的最愛,「現在一天沒到農地,就覺得渾身不對勁。」
去年,莊正燈首度參加竹東地區農會稻米品質競賽就獲得冠軍,今年再度蟬聯;以黑馬之姿躍上「全國十大經典好米」之列,興趣之外,田間管理所下的工夫才是關鍵所在。「去年抱著志在必得的心情,但鎩羽而歸;後來發現,只要抱持平常心、不強求,把該做的都做好,自然水到渠成。」
種稻資歷不算久的他,除了承襲父親的經驗,也常向附近老農討教,並定期參加農會辦理的講習活動,種植期間,甚至邀請水稻專家下鄉指導,充分運用外在資源,同時勤於進行田間試驗,不論是專家建議的或是自己想的,莊正燈總是不厭其煩、一遍一遍地實驗。
改變觀念 採行無毒栽培
「我很愛玩,也愛嘗試!」只要評估可行,莊正燈就放手進行試驗,他是新竹縣第一個嘗試在稻田飼養鴨子的農民;為朝有機稻米邁進,也曾嘗試將同一塊田裡栽培的地瓜改為有機種植,雖然可行性不高,但他還未放棄;目前則試著在地瓜田裡放養鵪鶉,不過得先解決貓的問題…。莊正燈笑說:「沒興趣就別來玩農業,否則會覺得很累。」
說起無毒栽培的啟發,莊正燈說,其實並非戲劇性的頓悟,而是自然而然地隨著潮流逐漸修正觀念,「15、16年前,我還很倚賴農藥。」但當他了解農藥裡含有許多重金屬如砷等,是人體無法代謝的物質,便決定採行無毒栽培。
莊正燈認為,身為農人,就應該熟悉自己的田地的特質,屬於什麼樣的土壤?酸鹼值、黏度、排水性如何?施了哪些肥、用了哪些藥等,唯有深入了解,才能採取合理化施肥。「氮肥的控制很重要,一旦過多,病蟲害隨之而來;而有機肥亦有其不足之處,如磷與鉀,與米粒的大小、甜度都有關係。」
此外,莊正燈透過斷水方式減少稻株分蘖,他指出,一欉稻株的分蘖數約控制在15至20株之間,米粒品質較佳,因此在分蘖株數差不多時就得斷水,因為植株斷水後、還會繼續生長些時日;加寬株距達21公分,提供開闊的生長環境,保持田間通風、預防稻熱病。
學生參訪 農田生氣盎然
「人是活的、植物是活的、土地是活的,氣候則是富於變化的,因此農作不可能照著操作準則進行。」莊正燈認為,農人在面對大自然的變數時,田間管理的經驗值相對重要,必須試著找出不足之處進行調整及改進。
莊正燈的理念吸引許多台大、清大、交大等校學生前來,農地成了同學們的「灶腳」,時不時就前來體驗,因此,平常除了農事,他也忙著講課,而學生則自發性地幫忙拔草。鴨子、昆蟲、鵪鶉、貓、學生…,莊正燈的農田裡,總是熱鬧非凡!
才說要寓興趣於工作,聊著聊著,莊正燈脫口而出說想養馬,想到「騎馬巡田水的農夫」有一天可能登上新聞版面,不禁令人啞然失笑,看來莊正燈打算「玩很大!」
資料來源: 農糧署糧食產業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